1. 点击↑↑蓝字进入“千篇一绿”主页
2. 点击右上角“…”
3. 点击“设为星标” ★
和小千失联了?赶紧设为星标
正在召开的COP28被认为是自巴黎气候大会(COP21)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。地处沙漠地带的迪拜再叠加今年的升温,使得今年的COP又被称为“史上最热COP”。
当发达国家和小岛国阵营死咬化石燃料的命运不放时,发展中国家则反复提醒被忽视的“房间里的大象”——无论是逐步淘汰化石能源还是应对气候灾害,都面临一个绕不开的问题:“钱在哪?”
各场新闻发布会和边会上,只要有欧盟官员/专家参加,CBAM几乎必被问到。12月4日,中国角举办了第一场边会,主题是碳市场,生态环境部气候司一级巡视员孙桢直接对台下的欧盟官员表示:如果你们想领导世界,就要停掉“碳关税”。
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| 武毅秀
发自 | 阿联酋迪拜
责任编辑 | 汪韬
nfzmgreen@126.com
当地时间2023年12月6日,阿联酋迪拜,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(COP28)会场。(视觉中国|图)
地处阿拉伯世界,建于沙漠和海湾间,司机、保安、餐厅服务员……每个人都可用英语交流。拥有世界第一高楼,灯火辉煌,室内恒温,音乐喷泉美轮美奂,不时让游人产生“岁月静好”的幻觉。而当汽车在沙漠之间的公路穿行时,远方的黄沙令人惊觉,资源的缺乏和生活方式的奢侈居然共存。是的,迪拜的人均碳足迹世界最高,甚至高达美国人的两倍以上。自2023年11月30日,为期两周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(COP28)就在迪拜这座充满复杂气质的城市举办。实际上,早在1992年,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就已经诞生,几乎每个国家都是缔约方。公约的缔约方大会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简称COP,1995年的COP1在柏林举办,此后每年年底在不同国家召开,讨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。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COP3达成的《京都议定书》和COP21达成的《巴黎协定》。正在召开的COP28被认为是自巴黎气候大会(COP21)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说,“全球沸腾的时代已经到来,我们需要把烈日炎炎变成雄心勃勃”。地处沙漠地带的迪拜再叠加今年的升温,使得2023年的COP又被称为“史上最热COP”。“热”的不仅是温度。大会的参会人员再次创下纪录,今年共有近十万人注册参会,比这项纪录的保持者——2022年的埃及COP27多了一倍。每天,数以万计的参会者来到市郊的迪拜世博城,这里曾举办了2020年世博会。无奈的是,参会者大都打车来到会场,因为迪拜的两条地铁线覆盖幅度并不大。会场外,沙漠骄阳,排长龙的入场队伍不亚于通勤早高峰;会场内,化石能源、资金、气候适应、碳关税……争执与交锋正在上演。2023年11月30日,COP28开幕现场,COP27主席舒凯里(前左)和COP28主席苏尔坦·贾比尔(前右)交接主席职务。(新华社记者王东震|摄)从“交作业”到“写评语”
万众期待的COP28,最核心的任务是给《巴黎协定》的首次“全球盘点”收官。2015年通过的《巴黎协定》提出,要将全球温升在本世纪末限制在2℃,并努力控制在1.5℃之内,各缔约方需要设置自己的气候行动——“国家自主贡献”(NDC)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。2018年的COP23决定,每五年对各国承诺的气候行动进行“全球盘点”,以指导下一个五年的气候行动。五年转瞬即达,2023年9月,联合国发布了历时两年写成的“全球盘点综合报告”,第一次盘点了减排努力、适应努力、实施手段(包括资金、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),以及损失与损害机制的建设等方方面面。报告显示:尽管自2015年《巴黎协定》通过以来,全球减排取得了一些进展,但是全世界的减排量仍远远不足以将温升控制在安全水平。按照现在各国作出的减排承诺,到2100年,世界将比前工业化时代升温2.4-2.6℃。而机会之窗正在关闭,如果不在2028年第二次全球评估之前采取更有力的行动,全球温升可能很快超过1.5℃。2023年的COP28,要给这第一次交上来的全球盘点“作业”写上“评语”,以指导各国未来的气候行动。COP28的参会者虽然多达近十万人,但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阵营。发展中国家的阵营,包括气候大会上最大的谈判集团——代表发展中国家的77国+中国集团、代表气候脆弱国家的小岛国集团,以及最不发达国家集团;发达国家的阵营,包括在设置议题上很有影响力的欧盟;跨阵营集团,包括雄心联盟等。每个阵营的立场不同。发达国家希望推动大幅度减排、发展中国家能够绝对减排;发展中国家则认为不能牺牲自己的发展权,希望已经走过工业化的发达国家能够率先大幅减排,并提供气候资金支持。每年的气候大会都是这些分歧的激烈碰撞,紧张的两周时间内,COP28需要给这些分歧找到共识。
02
化石燃料的命运
早在大会开始前,争论的核心就被凝练成:如何“处置”化石燃料。
化石燃料包括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,被认为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。减少化石燃料早已是共识,但争议在于,是“逐步减少(phase down)”还是“淘汰(phase out)”?以怎样的时间表达成目标?COP28会场,参会者扮演成海洋动物,呼吁淘汰化石燃料。(武毅秀|摄)有关“淘汰化石燃料”的提法始于2021年的COP26英国格拉斯哥气候大会,最终各国达成了“逐步减少煤电”的共识。之后有关“淘汰化石燃料”的提法继续推进。2023年9月,英国、加拿大和德国等15个国家联名,敦促COP28 达成协议,停止为新的煤电项目提供公共和私人资金。2023年11月最后一周,欧洲议会还呼吁,最终的COP28 协议中应加入“逐步淘汰”化石燃料的内容。但是,这一系列的说法遇到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例如沙特等的强烈抵制,并持续在会场内外引发摩擦。大会伊始,一则言论刷爆COP圈——大会主席、同时也是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CEO的苏尔坦表示“淘汰化石能源不科学”,这也让苏尔坦不得不马上召开发布会,重申自己相信科学的主张。12月4日,沙特阿拉伯的能源部长接受彭博电视台的采访时表示,沙特绝不会接受在COP28中出现“淘汰化石燃料”的提法。5天后,一则“石油输出国组织(OPEC) 秘书长呼吁13个成员国拒绝接受针对化石能源的语言”的新闻再次成为议论焦点。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谈判中要求,需要使用化石燃料来满足发展需要。几天之内,有关这一提法的全球盘点文本反复更迭。12月8日出台的第二版文本表述已经包括“参照最佳科学依据,逐步淘汰化石燃料”、“迅速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,并逐步淘汰未加碳捕捉的化石燃料”等各种说法。12月9日,中国代表团的新闻发布会上,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,针对化石燃料,中国正在和其他各方协商方案。例如在全球的能源结构,将化石燃料的比例逐步减少。解振华说,一个油气生产国的部长曾告诉他,他们国家的财政收入80%-90%都是靠石油和天然气,“如果淘汰了,国家怎么生活怎么发展?他们有他们的难处”。当地时间2023年12月2日,阿联酋迪拜,COP28期间,阿联酋工业和先进技术部长、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苏尔坦(右三),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·克里(右二),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(左三),世界银行行长阿贾伊·班加(右)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·安德森(左)出席能源会议。(视觉中国|图)
03
钱在哪?
当发达国家和小岛国阵营死咬着化石燃料的命运不放时,发展中国家则反复提醒被忽视的“房间里的大象”——无论是逐步淘汰化石能源还是应对气候灾害,都面临一个绕不开的问题,“钱在哪?”早在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,发达国家就承诺将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。之后,这一资金缺口每年都存在——数据显示,2020年,发达国家提供和调动的资金为833亿美元,资金仍未完全落实到位。为了重建信任,在会议之前,包括主席国阿联酋等都呼吁发达国家“宣布给钱”,一些民间组织和媒体还专门追踪发达国家在本次大会上承诺的“认捐金额”。突破在“损失与损害基金”。这一议题在埃及沙姆沙伊赫COP27上,各国争得昏天黑地、导致会议直接拖堂48小时,但COP28开幕式当日就顺利通过。此基金是为了资助脆弱的发展中国家,对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中遭受的损失和损害提供资金支持。在当前的安排下,这一基金的资金池主要是发达国家的认捐,但也接受私人捐款等形式。曾经的巨大分歧忽然变得云淡风轻。经过“损失与损害基金过渡委员会”一年的筹备,迪拜大会开幕当天,主席宣布基金成立,阿联酋带头捐了1亿美元。2023年11月30日,COP28开幕现场,COP28主席苏尔坦·贾比尔发言。(新华社记者王东震|摄)一些国家政府紧跟着站出来认捐,在开幕当天引发了一波有关“撒钱”的好消息。有机构专门做了损失与损害“认捐”的统计,这个成立了10天的基金取得了超过6.5亿美元的认捐额:意大利、法国(均超1亿)、德国1亿,而美国以1700万位居末流,仅高于斯洛文尼亚,被评论认为“令人尴尬”。损失与损害基金资金池需要筹款多少,目前并没有明确说法。一个被广泛引用的数字是:到2030年,每年需要4000亿美元。那么现在的6.5亿美元只是杯水车薪。旨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适应和缓减资金的“绿色气候基金”,也是世界最大的多边气候基金,每四年为一个充资周期,最新周期的100亿美元资金已经到位。在2021年的格拉斯哥气候大会上,为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,发达国家同意到 2025 年将“适应资金”在2019年基础上增加一倍,达到每年400亿美元。但最新的报告显示,总金额只有约200亿美元,仅到位一半。会场外,非洲国家参会人员呼吁“适应资金”落地。(武毅秀|摄)
遗憾的是,在最新一版的全球盘点文本中,有关资金的内容十分含糊,缺乏定量要求。气候资金议题的关注度被“化石能源”盖过了不少。12月9日,在谈判马上就要进入冲刺阶段之际,非洲国家代表表示失望。“如果没有关于‘如何落实资金’的内容,任何关于化石燃料退出、或者减少的语言可以是个好标题,但是在落实的时候会毫无意义,因为(发展中)国家将无法实现这些目标。”埃及的首席谈判代表Mohamed Nasr表示。
04
碳关税遭受质疑
2023年10月,欧洲“碳边境调节税(CBAM)”法案进入过渡阶段,2026年正式实施。彼时,进口至欧盟市场的高碳产品如钢铁、水泥等将被征收“碳税”。雄心勃勃推进“淘汰化石能源”提议的欧盟应该没想到,自己的CBAM遭受集体质疑。各场新闻发布会和边会上,只要有欧盟官员/专家参加,CBAM几乎必被问到。12月4日,中国角举办了第一场边会,主题是碳市场,生态环境部气候司一级巡视员孙桢直接对台下的欧盟官员表示:如果你们想领导世界,就要停掉“碳关税”。不只是欧盟,英国、加拿大、日本也在酝酿“碳关税”。在会议开始前,基础四国(巴西、南非、印度、中国)向大会秘书处提交一项临时议程,要求讨论单边贸易措施的不利影响,直指碳关税等新的绿色贸易壁垒。虽然最终未能进入正式议程,会场内外围绕欧盟CBAM以及单边贸易保护的讨论持续升温。几乎没有历史排放责任的非洲国家也提出反对。非洲气候基金会最新研究报告称,CBAM每年将给非洲国家造成250亿美元的损失。但每次被提问时,欧盟的回答总是三句话:欧盟的碳边境税是为了推进减排/为了防止碳泄漏/这是欧盟减排雄心的一部分。欧盟议员Peter Liese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:“如果有人来这里摧毁 CBAM 的雄心,那么他们摧毁的将不仅仅是 CBAM,还有欧盟的(减排)雄心。”不过会议进行过大半,Peter Liese的态度略有转变。在12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,他提到“CBAM收到的资金大部分将会被返回,不是为欧盟所用”。这一提法与原先欧盟通过的CBAM法案中的资金用途不同。原先的政策设计中,欧委会的建议是,碳税申报人所在的国家拿走25%,75%留在欧盟的预算里。与历届COP一样,会议在紧迫的呼吁与热切的展望中开场,之后很快陷入胶着。能否避免“虎头蛇尾”?大会只剩两天的时间,留给大会主席苏尔坦的时间不多了。目前的草案有27页、206个问题待解决。“问题太多,应该做减法,要从逻辑上梳理清楚最重点的问题,然后加以逐一解决。”12月9日,解振华在发布会上说,如果大会条理清楚,逻辑分明,解决大家最关注的问题,就取得成功了。